近年来,比特币作为一种备受瞩目的虚拟货币,其交易所的运营状态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自身的监管政策,对比特币交易所呈现出各异的处置方式。
就中国而言,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明确指出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蕴含较大金融风险,要求各类比特币交易所不得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也不得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随后,国内绝大多数不合规的比特币交易所相继关停或转型,国内比特币交易市场进入较为规范的调整阶段。
而在国际上,并非所有国家都采取全面关闭比特币交易所的做法,美国部分州针对比特币交易所实施注册监管,允许符合相关合规要求的交易所合法运营,但有着严格的规则约束,欧洲一些国家也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比特币交易所监管模式,更多的是引导其在合规框架内开展业务,并非一概予以关闭,比特币交易所并非处于全面关闭的状态,而是呈现出在监管下分化的局面,一部分因不合规被关停,另一部分则是在遵循当地监管规则、符合法律要求的前提下继续运营,但整体都面临着更为严苛的监管环境,旨在防范虚拟货币交易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以及其他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