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冲击正常经济金融秩序,滋生出赌博、非法集资、诈骗、传销、洗钱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对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于2017年9月4日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指出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要求已开展业务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应清理排查比特币交易业务,自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月内完成收尾工作,这一举措标志着央行对取缔比特币交易所的坚决行动正式展开。
虚拟货币市场乱象丛生
虚拟货币,如比特币,本质上并非由国家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其交易炒作活动却呈现出诸多乱象,首先是价格剧烈波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价格曾在短时间内大幅飙升又急剧下跌,极大地考验着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资金实力,2017年比特币价格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从年初的不到1000美元一路飙升至接近2万美元的高点,随后又迅速回落,这种剧烈波动让众多跟风投资的普通民众损失惨重,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存在安全隐患,一些交易平台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漏洞,容易遭受黑客攻击,导致用户资产被盗取,交易数据泄露等问题频发,虚拟货币交易的隐蔽性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温床,不法分子利用虚拟货币交易的去中心化特点,进行非法集资、诈骗等活动,将诈骗所得通过虚拟货币进行转移,增加了追赃挽损的难度。
央行取缔行动的重大意义
央行取缔比特币交易所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从维护金融秩序稳定来看,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大量资金在虚拟货币市场空转,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和实施,取缔比特币交易所能够有效净化金融市场环境,让资金回归实体经济,促进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从保护投资者权益角度而言,通过取缔比特币交易所,可以从源头上遏制不法分子利用虚拟货币进行诈骗等违法活动,很多投资者由于缺乏对虚拟货币投资风险的正确认识,盲目跟风投资,而取缔比特币交易所能够避免更多人陷入投资陷阱,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这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扩散,虚拟货币与传统金融体系相互渗透的风险不断积聚,一旦虚拟货币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波及传统金融领域,及时取缔比特币交易所,能够阻断虚拟货币与传统金融市场的不当关联,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取缔行动的落实与后续展望
自央行等七部门公告发布以来,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积极响应,迅速开展清理排查比特币交易业务的工作,银行等金融机构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切断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链条,停止为比特币交易平台提供开户、交易、清算、结算等服务,支付机构也纷纷采取措施,对涉及比特币交易的账户进行排查和处理,有序完成收尾工作,这一过程体现了金融机构严格遵守监管要求的责任担当,也彰显了监管部门整治虚拟货币市场乱象的坚定决心。
规范虚拟货币市场仍需持续发力,要加强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监测和打击力度,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严密监控虚拟货币交易的异常情况,建立健全全方位的监测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惩处,要加大对虚拟货币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虚拟货币投资的风险,提高公众对虚拟货币投资风险的认识,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远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法律责任,为规范虚拟货币市场提供更坚实的法律保障,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健康、稳定、有序的金融环境,切实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央行取缔比特币交易所只是规范虚拟货币市场的开端,后续还将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持续推动虚拟货币市场的合规化、法治化发展,确保我国金融市场在健康的轨道上稳步前行,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筑牢金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