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金融科技领域,比特币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虚拟货币,我国对于其交易的态度和监管举措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国早已明确禁止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交易行为。
早在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该公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公告中清晰指出,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并非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备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也就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在市场上作为货币流通使用,公告明确要求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经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做出清退等安排,这一公告的出台,从政策层面为比特币交易划定了红线。
我国为何要禁止比特币交易呢?从风险角度来看,比特币交易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其价格波动超乎寻常,常常在短时间内大幅上涨或下跌,这使得参与比特币交易的投资者面临着巨大的价格风险,比特币交易缺乏有效的监管,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来进行洗钱、非法融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金融秩序,从投资者保护层面讲,比特币不属于法定货币,其交易不受法律的保护,投资者一旦参与其中,面临的损失很难得到保障,一些投资者盲目跟风参与比特币交易,结果因为市场的剧烈波动而血本无归,却无法通过法律途径来挽回损失。
近年来,相关部门持续加强对虚拟货币交易的整治力度,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要求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从资金支付链条上切断比特币交易的可能,银行和支付机构会严格审查涉及虚拟货币交易的账户和资金往来,一旦发现违规情况,立即采取限制交易、冻结账户等措施,加大对虚拟货币非法交易场所的打击力度,依法取缔那些隐蔽的违法违规活动,相关执法部门会通过巡查、线索排查等多种方式,严厉打击非法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维护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相关部门还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虚拟货币交易的风险,通过媒体宣传、社区讲解等方式,提高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让更多人清楚认识到参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的危害性,引导公众远离非法的虚拟货币交易。
我国禁止比特币交易是基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的多方面考量,这一举措是保障我国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必要行动,通过持续的监管和整治,不断压缩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的生存空间,引导市场资金流向更加合规、健康的投资领域,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对虚拟货币交易的监管,确保金融领域的安全与稳定,让经济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