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自2009年诞生以来,便以其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比特币被取消交易了吗”这一问题,需要从多维度进行剖析。
回顾中国市场的情况,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指出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偿性等货币属性,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在此公告出台后,中国境内的比特币交易平台陆续停止了相关交易业务,火币、币安等国内知名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纷纷宣布停止新用户注册、下架相关交易对并逐步清退存量业务,这一举措使得国内比特币交易陷入了阶段性的停滞状态,但这并非是全球范围内对比特币交易的全面取消。
从国际视角来看,不同国家对比特币交易的态度存在差异,在日本,2017年4月1日,日本正式将比特币定义为合法支付方式,这意味着在日本,比特币可以用于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支付,其交易是被认可和规范进行的,美国部分州也在逐步完善针对比特币交易的监管框架,一些州允许比特币在合规的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并且对交易过程中的反洗钱等问题进行规范,在欧洲,瑞士的苏黎世州等地区对比特币交易持相对开放的态度,为比特币相关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比特币交易在这些地区以合规的形式存在。
再看比特币交易平台的全球分布情况,尽管中国国内的主要交易平台停止了服务,但在国际上,仍有众多交易平台继续提供比特币交易服务,Coinbase是美国一家知名的比特币交易平台,它接受美国用户的注册和交易,并且按照美国的相关金融监管规定进行运营,在欧洲,Bitstamp等交易平台也在正常开展比特币的买卖交易业务,这些国际交易平台为全球范围内对比特币有需求的用户提供了交易渠道,说明比特币交易并没有在全球被取消,只是在不同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监管约束。
比特币交易存在的风险也影响着其交易的环境,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极为剧烈,例如在2013年比特币价格曾大幅上涨,随后又经历了深度回调,这种价格的不稳定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风险,比特币交易还存在安全隐患,如黑客攻击交易平台导致用户资产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但这些风险因素促使各国加强对其监管,而不是完全取消交易,监管的目的是在保障金融稳定、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引导比特币交易朝着合规、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技术层面分析,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是其交易的底层支撑,区块链技术本身具有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优势,它的存在为比特币交易提供了技术基础,只要区块链技术不被否定,比特币交易的底层逻辑就依然存在,只是在应用层面受到各国监管政策的影响,随着各国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比特币交易有望在合规的框架下进一步发展,比如可能会出现更多符合监管要求的交易平台,交易规则也会更加明确和规范。
比特币并没有被全球全面取消交易,只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受到差异化的监管,中国国内的比特币交易因监管政策发生了阶段性变化,而在国际上,仍有诸多交易平台提供比特币交易服务,且比特币的技术底层支撑使其交易逻辑依然存在,未来将在合规监管的环境下继续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