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迅猛发展的当下,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成为众多用户进行数字资产交易的核心阵地,而在DEX的日常运作中,无常损失(Impermanent Loss)是用户无法回避的关键议题,尤其是涉及Eth交易对时,无常损失的影响更为突出,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无常损失的基础概念
无常损失指的是用户将资产投入流动性池后,由于资产价格相较于投入时发生变动,致使用户持有的资产价值低于同一时间点直接持有资产的价值差值,举个简单例子,假设用户在某一时刻将一定数量的Eth和稳定币(如USDT)存入流动性池,之后Eth价格出现波动,此时用户从流动性池中取出资产的价值与直接持有同等数量Eth和稳定币的价值相比,减少的部分就是无常损失,它本质上是资产价格波动在流动性提供场景下对用户收益的一种侵蚀。
Eth交易对中无常损失的生成缘由
以Eth与稳定币组成的交易对为例,假设用户在存入流动性池时,1Eth价值1000USDT,用户存入1Eth和1000USDT,过了一段时间后,Eth价格上涨到1500USDT,在恒定乘积做市商模型(x*y=k,k为常数)下,流动性池中的资产配比会被打破,做市商为维持价格函数,需调整资产比例,这就会使得提供流动性的用户最终持有的资产价值相较于直接持有Eth和稳定币的价值降低,具体而言,当资产价格变化时,流动性池的资产平衡被打破,做市商买卖资产的操作会让提供流动性的用户资产价值产生差异,从而引发无常损失。
无常损失的计算方式
无常损失的计算有一定公式可循,假设初始时,用户持有资产A和资产B的数量分别为x和y,初始价格比为p(p=价格A/价格B),经过一段时间后,价格比变为p',依据恒定乘积做市商模型,初始时k = xy,变化后k = x'y',通过推导可得无常损失的近似计算方法,例如在Eth - 稳定币交易对中,设初始时1Eth = S₁稳定币,用户存入a个Eth和b个稳定币到流动性池,初始流动性池总价值为aS₁ + b,一段时间后,1Eth = S₂稳定币,此时用户从流动性池中取出的资产价值需根据恒定乘积模型计算,而直接持有资产的价值为aS₂ + b,那么无常损失 = (直接持有资产价值 - 流动性池取出资产价值) / 直接持有资产价值 * 100%,这个公式能让我们量化计算出无常损失的具体比例。
影响Eth交易对无常损失的因素
- 价格波动幅度:Eth价格波动幅度越大,无常损失出现的可能性越高,当Eth价格在用户提供流动性期间大幅涨跌时,无常损失往往较为显著,比如Eth价格在短时间内剧烈波动,做市商频繁调整资产比例,会导致提供流动性的用户遭受较大无常损失。
- 交易费用:交易费用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无常损失,但交易费用的高低也会影响无常损失情况,交易费用越高,做市商收益相对越高,无常损失对做市商的影响相对越小,交易费用只是部分弥补,价格波动过大时,无常损失仍可能超过交易费用带来的收益。
- 流动性池规模:流动性池规模越大,无常损失相对越小,大规模流动性池能更好应对价格波动,价格冲击对其影响较小,相反,小规模流动性池易受价格波动影响,导致较大无常损失。
应对Eth交易对无常损失的策略
- 选取适宜的交易对与流动性池:用户可挑选价格相对稳定、流动性充足的Eth交易对和流动性池,选择与Eth相关性较低且流动性好的稳定币组成的交易对,能降低无常损失风险,选择规模大的流动性池,因其抗价格波动能力更强。
- 长期持有策略:若用户对Eth长期走势看好,可考虑长期持有Eth,而非频繁将其提供到流动性池,短期价格波动可能带来无常损失,而长期来看,若Eth处于上涨趋势,直接持有可能获取更好收益,但这需要用户对Eth市场前景有准确判断。
- 做市策略优化:做市商可采用动态调整资产比例策略,依据市场价格波动适时调整在Eth和稳定币间的持仓比例,降低无常损失影响,还可结合期权等衍生品工具对冲无常损失风险,但该方法较复杂,要求用户具备一定金融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
Eth交易对中的无常损失是DeFi用户参与去中心化交易时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了解无常损失的产生原因、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有助于用户更好地进行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在DeFi浪潮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用户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目标,谨慎对待Eth交易对中的无常损失问题,合理规划DeFi投资行为,以在复杂的DeFi环境中实现资产的稳健增长与风险的有效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