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Bitsane交易所以“欧洲黑马”之姿横空出世,主打“零手续费”与“法币直充”两大卖点,迅速吸引全球数十万用户,平台界面简洁,支持BTC、ETH、XRP等主流币种,并宣称与多家欧洲银行合作,提供欧元、美元的即时入金通道,凭借营销攻势与早期红利,Bitsane在短短数月内跻身CoinMarketCap排名前二十,日交易量一度突破5亿美元,成为当时增长最快的数字资产平台之一。
光鲜数据背后隐藏着致命漏洞,2019年6月,用户突然发现Bitsane官网无法登录,客服集体失联,社交媒体账号停止更新,更蹊跷的是,平台热钱包中的约2.6万枚ETH与4600万枚XRP被转至匿名地址,随后通过混币服务彻底蒸发,受害者组建的维权群组统计显示,损失金额超过1.2亿美元,波及89个国家,爱尔兰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Bitsane从未持有宣称的银行牌照,其运营实体仅为一家空壳公司,注册地位于英属维尔京群岛。
这场崩盘揭开了加密行业早期的野蛮生长真相:缺乏监管、审计缺位、用户资产无保险,Bitsane的教训直接推动了欧盟2020年《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的加速落地,要求交易所必须持有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牌照,并将客户资金隔离存放,当投资者审视任何新兴平台时,Bitsane的幽灵仍在提醒:高收益永远与高风险并存,而“去中心化”的承诺,有时只是中心化骗局的华丽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