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虚拟货币概念一度引发关注,但需要明确的是,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任何所谓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均不具备合法资质,其交易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且存在极大的金融风险和法律风险,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多次发布公告和通知,明确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从事虚拟货币的兑换、交易、炒作等活动。
虚拟货币交易的本质与风险
虚拟货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其本质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也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从市场表现看,虚拟货币价格完全由市场炒作决定,缺乏实际价值支撑,价格波动剧烈,动辄出现暴涨暴跌,极易成为投机者炒作的工具,历史数据显示,部分虚拟货币在短期内价格跌幅超过90%,无数投资者因此血本无归。
更重要的是,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往往游离于监管之外,存在极大的合规风险,这些平台大多注册在境外,服务器架设在海外,其运营模式不透明,资金流向难以追踪,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洗钱、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近年来,多地警方破获的虚拟货币诈骗案件中,涉案金额动辄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受害者遍布全国,社会危害极大。
中国对虚拟货币交易的严监管态度
中国政府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早在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就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比特币不是法定货币,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进一步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全面禁止虚拟货币兑换、交易、清算、结算等业务,严禁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参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坚决打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
监管部门强调,任何为个人提供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的行为,均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向中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的行为,也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中国将依法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远离虚拟货币交易,选择合法投资渠道
面对虚拟货币交易的高风险和非法性,广大公众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自觉远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需要明确的是,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平台出现倒闭、跑路或被警方查处,投资者的资金将无法追回,此前,“Plustoken”“波场超级社区”等虚拟货币传销诈骗案中,数百万投资者的资金损失惨重,教训极为深刻。
合法的投资渠道才是保障财产安全的根本,当前,中国金融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投资产品,如股票、债券、基金、理财产品等,这些产品均受严格监管,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法律保护,公众应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警惕“高收益”“零风险”等虚假宣传,避免被虚拟货币交易的噱头所误导。
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中国政府对虚拟货币交易的监管政策清晰明确,态度坚决,任何试图通过虚拟货币交易获利的行为,不仅面临巨大的财产损失风险,还可能触犯法律,广大公众应认清虚拟货币的本质和危害,自觉抵制虚拟货币交易,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选择合法投资渠道,才是保障个人财产安全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