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交易的非法性与监管立场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各类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层出不穷,但其背后隐藏的金融风险和法律问题不容忽视,虚拟货币并非法定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多次明确指出,任何所谓的代币发行融资以及交易炒作活动,均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双子星交易所(Gemini)作为一家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其运营模式本质上仍属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范畴,尽管其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可能获得当地监管许可,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向中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我国监管部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打击任何形式的虚拟货币交易炒作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双子星交易所的背景与潜在风险
公开信息显示,双子星交易所由美国文克莱沃斯兄弟(Cameron Winklevoss 与 Tyler Winklevoss)于2014年创立,总部位于美国纽约,该平台主要提供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的交易服务,并曾试图通过合规化运营拓展市场,虚拟货币本身缺乏实际价值支撑,价格波动剧烈,且交易平台易受黑客攻击、洗钱、欺诈等风险影响,历史上多次发生平台倒闭、用户资产无法追回的案例。
从全球范围来看,即使在部分允许虚拟货币交易的国家,相关平台也因监管不完善、运营不透明等问题频繁曝出风险事件,2022年以来,多家国际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相继陷入流动性危机,导致大量用户资产损失,进一步印证了虚拟货币交易的高风险性,对于中国居民而言,参与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活动,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还可能面临资金被冻结、个人信息泄露、被诈骗等多重风险,甚至可能触犯刑法相关规定。
远离虚拟货币交易,守护自身财产安全
面对虚拟货币交易的诱惑,广大投资者需清醒认识到以下几点:
- 法律风险不可忽视:根据中国《刑法》《证券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法律法规,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犯罪,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 财产安全无保障: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不受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缺乏资金存管机制,平台倒闭、卷款跑路等事件时有发生,用户资金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 市场波动风险巨大:虚拟货币价格完全由市场炒作决定,易被庄家操纵,短期内可能出现暴涨暴跌,投资者往往血本无归。
- 个人信息与金融安全受威胁:参与虚拟货币交易需提供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等敏感数据,这些信息可能被平台滥用或泄露,导致个人隐私和金融安全面临威胁。
我国监管部门已多次提醒,任何为个人参与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的行为,均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广大群众应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自觉远离虚拟货币交易,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如股票、债券、基金等,切实维护自身财产安全。
监管部门的持续整治与社会共治
为防范虚拟货币交易风险,中国监管部门持续加大整治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清理取缔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和ICO活动、封堵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境内访问渠道、严厉打击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机构和个人等,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也严格落实监管要求,不得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
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风险防范,媒体加强宣传引导,提醒公众警惕虚拟货币交易陷阱;互联网平台强化内容审核,拒绝为虚拟货币相关活动提供推广渠道;广大群众如发现非法虚拟货币交易活动,可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健康的金融市场环境。
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的非法金融行为,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双子星交易所作为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其向中国境内居民提供的服务同样属于非法范畴,在此提醒广大投资者,要充分认识虚拟货币的本质和风险,坚决抵制各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行为,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方式,共同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金融市场秩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