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虚拟货币概念的炒作,一些所谓的“比特币交易网”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需要明确的是,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其交易不受法律保护,近期有关“比特币交易网怎么了”的讨论,本质上反映了非法金融活动在监管高压下的生存困境,也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中国对虚拟货币交易的监管红线早已明确
早在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就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比特币不是法定货币,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进一步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严禁任何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全面禁止虚拟货币兑换、交易、清算等活动,此后,各地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非法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打击力度,关闭了一批境内虚拟货币交易网站和App,查处了多起相关违法犯罪案件,所谓“比特币交易网”若仍在境内开展业务,均属于违法违规行为,其运营本身就不受法律保护,投资者参与其中面临极大风险。
非法比特币交易平台的风险陷阱
非法比特币交易平台往往通过虚假宣传、高收益诱惑等手段吸引投资者,但其背后隐藏着多重风险:
- 法律风险:参与虚拟货币交易可能涉嫌非法金融活动,情节严重者还可能触犯刑法,面临法律制裁。
- 资金安全风险:此类平台大多没有实际经营主体,服务器设在境外,一旦平台跑路或被查封,投资者资金难以追回,近年来,“杀猪盘”“卷款跑路”等事件频发,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
- 价格波动风险:虚拟货币价格完全由市场炒作决定,缺乏实际价值支撑,价格暴涨暴跌现象普遍,投资者极易遭受巨额损失。
-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非法平台可能要求用户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存在信息被滥用或泄露的风险,甚至可能被用于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监管部门持续亮剑,投资者需理性远离
针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乱象,中国监管部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2023年以来,多地公安、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的“挖矿”企业、支付机构、技术支持方等进行全面清理,有力震慑了非法行为,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等也加强了风险排查,严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账户开立、资金划转等服务。
在此提醒广大公众:虚拟货币交易纯属高风险投机行为,不存在所谓“稳赚不赔”的投资机会,面对“比特币交易网”等非法平台的诱惑,应保持清醒认知,坚决远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如发现相关违法线索,可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击非法虚拟货币交易既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任何试图逃避监管、铤而走险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唯有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远离非法金融活动,才能切实保障自身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