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虚拟货币交易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部分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境内用户提供服务,给投资者带来极大风险,本文以“UKEX交易所在中国合法吗”为核心,结合中国监管政策与法律框架,深入分析虚拟货币交易的合规边界,提醒公众警惕相关风险。

中国对虚拟货币交易的监管基调:明确禁止与全面整治

自2013年以来,中国监管部门对虚拟货币的态度始终明确: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明确将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定义为“非法金融活动”,并强调“任何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不得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

根据《通知》及后续监管要求,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向中国境内用户提供服务,同样属于违规行为。《通知》明确指出:“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这意味着,无论交易平台注册地在何处,只要其服务对象包括中国境内用户,就必须遵守中国法律,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

从法律层面看,虚拟货币交易违反《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多项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而虚拟货币的交易炒作本质上是一种“代币票券”的非法流通;《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则将虚拟货币交易中的“保本付息”“拉人头返利”等模式纳入非法集资整治范畴。

UKEX交易所在中国境内的合规性分析:无合法地位,属非法金融活动

UKEX交易所(若存在此类平台)作为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其向中国境内用户提供的任何虚拟货币交易服务,均违反中国监管规定,具体而言,其非法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未经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属非法设立金融机构或开展金融业务

根据《证券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规定,任何从事证券、期货交易的机构必须获得中国证监会等部门的批准,虚拟货币虽非法定货币,但其交易炒作中涉及的“合约交易”“杠杆交易”等模式,已具备金融衍生品的特征,属于应受监管的金融业务,UKEX交易所若提供此类服务,却未取得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牌照,显然属于“非法设立金融机构”或“非法开展金融业务”,违反《刑法》非法经营罪”的规定。

向中国境内用户引流,违反跨境金融监管原则

部分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通过境内社交媒体、论坛、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进行宣传引流,诱导中国用户下载APP、注册账户、参与交易,这种行为不仅规避了中国的外汇管制(虚拟货币交易涉及资金跨境流动),还违反了《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中“个人不得从事外汇买卖、变相买卖等非法外汇业务”的规定,UKEX交易所若存在类似行为,其运营主体及相关推广人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将承担刑事责任。

交易标的不具备合法性,投资者权益不受法律保护

虚拟货币并非法定货币,其价格完全由市场炒作决定,缺乏实际价值支撑,且容易被操纵,中国监管部门多次强调,“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面临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多重风险,投资者权益不受法律保护”,即使UKEX交易所声称“保障用户资产安全”,但在非法交易的前提下,一旦平台出现倒闭、跑路、黑客攻击等问题,用户无法通过中国法律途径维权,资金损失将难以挽回。

虚拟货币交易的典型风险:从法律责任到财产损失

参与UKEX等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交易,投资者将面临多重风险,具体包括:

法律风险: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根据中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虚拟货币交易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洗钱罪、诈骗罪等,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通过虚拟货币转移违法所得,可能构成“洗钱罪”;平台以“高收益”为诱饵吸引用户投资,实际实施诈骗,可能构成“诈骗罪”,2022年以来,多地警方破获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诈骗案,涉案金额从数百万元到数亿元不等,涉案人员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金融风险:价格暴跌与平台倒闭

虚拟货币市场波动剧烈,价格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2022年“LUNA币”从119美元跌至0.0001美元,导致全球投资者损失数百亿美元,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不受中国监管,其运营资质、资金安全、技术保障等均无法得到有效监督,平台“跑路”现象频发,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全球已有超200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倒闭或停止服务,中国用户资金损失无法追回的案例屡见不鲜。

个人信息与资金安全风险

注册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时,用户需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人脸识别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平台泄露或滥用,导致个人信息安全风险,资金通过“地下钱庄”“虚拟货币钱包”等渠道流转,脱离银行监管,存在被冻结、截留的风险,多地银行对涉及虚拟货币交易的账户采取限制措施,进一步警示了资金安全隐患。

监管部门的持续整治与投资者应对建议

针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中国监管部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2023年,国家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清朗·打击虚拟货币炒作”专项行动,清理境内虚拟货币宣传账号、下架违规APP、封堵境外交易平台网址;金融监管部门则加强对支付机构、银行的排查,严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资金通道。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应提高风险意识,坚决远离虚拟货币交易:

  • 认清非法本质:牢记虚拟货币交易是非法金融活动,任何“高收益”“稳赚不赔”的宣传均为骗局;
  • 拒绝参与交易:不下载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APP,不向陌生账户转账,不参与“挖矿”“炒币”等活动;
  • 保护个人信息:不向任何虚拟货币平台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 警惕跨境诈骗:如发现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宣传引流、诈骗等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本质上是一场“击鼓传花”的骗局,最终必然导致大多数投资者血本无归,UKEX等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在中国境内开展业务,违反中国法律和监管要求,不具备任何合法性,面对虚拟货币的诱惑,广大公众需保持清醒认知,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自身财产安全。

监管部门也将持续加强对虚拟货币交易的监测与整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