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十部委再度明确:所有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交易活动均属非法金融行为,境外交易所向中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被禁止,消息一出,币圈哀嚎,而更多普通投资者则松了一口气——这场迟到的“雷霆手段”,终于为高烧不退的虚拟币市场浇下一盆冷水。
央行之所以果断出手,核心在于虚拟币交易已经演变成一场脱离实体、脱离监管的“击鼓传花”,比特币、以太坊等代币价格动辄日波动20%,杠杆合约最高可达125倍,大量缺乏风险识别能力的散户被“财富自由”话术裹挟,甚至借网贷、抵押房产冲进市场,更危险的是,部分交易平台通过“出海注册、境内运营”的套路绕开监管,洗钱、传销、非法集资等犯罪借道虚拟币完成资金跨境转移,直接威胁国家金融安全。
禁止并非“一刀切”地否定区块链技术的价值,而是对披着创新外衣的投机炒作釜底抽薪,央行早在2014年便成立数字货币研究团队,2020年启动的“数字人民币”试点至今已完成交易金额超千亿元,与去中心化、高波动的虚拟币不同,数字人民币由国家信用背书,实行双层运营体系,既满足公众对移动支付的需求,又确保货币主权与金融稳定。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央行禁令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高收益必伴随高风险”的铁律,过去两年,国内已有超过300家虚拟币交易平台关停,大量投资者因无法提现而维权无门,监管层的及时介入,恰恰避免了更多人成为“韭菜”,随着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智能合约等场景落地,合规的区块链应用将获得更广阔的舞台,而野蛮生长的虚拟币交易终将被市场淘汰。
央行禁止虚拟币交易,不是创新的终点,而是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起点,当泡沫被挤破,真正的技术革命才刚刚开始。